科技进展
科技进展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进展 >

家庭教育与自学成才(转)


家庭教育与自学成才
       世界上成功人士教育子女有句名言:“再富也要穷孩子”!连亿万富翁也不例外。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长辈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唯其如此,孩子长大后才能自立。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在孩子很小时,父母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或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找出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不依靠父母的权势,而是自己谋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长辈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十四五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生存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要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向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个小书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到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去挣自己的学费。
在中国,有不少家庭对小孩的教育与外国人迥然不同。父母或祖父母对小孩过份溺爱,生怕小孩吃苦受累,宁肯自己当牛做马,也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事,更不让孩子下地干农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心只读“圣贤书”。 笔者见过一些中小学生,从不买菜做饭,从不自己洗衣服,从不打扫室内外卫生,就是上街买学习用具也要长辈代劳,甚至还要长辈陪着他们做作业。孩子成了上帝,长辈成了奴隶。
有的家长,两眼只看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不好,就焦虑不安,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忙着四处请家教老师。我认识几位朋友,子女的数理化成绩较差,但对绘画或体育等学科感兴趣,在学校做好事,与同学关系良好;回到家里经常做家务,而且非常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这样的孩子具有许多优良品质,不要因为成绩差而小瞧了他们,更不要过分地责备他们。孩子要成才,要谋生,不一定都要上大学。人的智力和能力千差万别,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也悬殊很大。能考上正规大学深造,当然是好事。考不上大学,能自食其力,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仍然可以成才,为国家作出贡献,为家庭创造财富。家长千万不要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论英雄,对子女的前途乱下结论。光是学习成绩好,如果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自私好强、挥霍浪费,也很难成为造福社会、造福家庭的人才。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爱学习、懂礼貌、守纪律,要在家务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学能力,帮父母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