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专区
机器人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知识分享 > 机器人专区 >

机器人障碍越野赛





20131104145136162.GIF

机器人障碍越野赛
    这个项目是在一块场地中设置了“碎石”、“桥梁”、“隧道”、“故障车辆”等多个障碍,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成功避开这些障碍的机器人,并最终到达终点。
       在学生们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要么因为重心太低无法通过“碎石”、要么因为重心太高导致过“桥梁”时翻车、要么由于机器人太宽无法通过“隧道”、要么因为程序问题无法避开“故障车辆”……太多太多了!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往往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可以的,有的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有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等等。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如果你想去帮助他们,那你得到的很可能是学生这样的回答:“别说,我知道哪有问题,等下,马上就好!”……有时之前的问题刚解决紧接着新的问题又出现,再解决、再出现……我们的学生太喜欢挑战了!
 
【分析】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须要有百折不挠的态度、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
 
机器人活动正是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在机器人制作的一次一次的失败与成功中,在不断地摸索和探究中,我们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耐力、自信心以及知识面等都会不断得到提高,同时,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他们靠自己的获取,不光获取,他们还将这些知识及时、灵活地运用到后来的学习当中,这才是学习的主人所就体现出来的最终结果。